房企都能活1500年,日本公司为啥长寿?

2022-02-07  

作者丨信陵

日本每年都发布“创业100周年的日本企业”调查。

春节期间,我看到了最新结果:有1334家企业将在2022年成为百年老店。新晋者包括小学馆(出版社)和东急铁路等中国消费者接触过的品牌。

日本是全世界长寿企业最多的国家。

据日本商工会的调查,截止2017年,日本经营历史超过100年的企业共有33,068家。美国位居第二,百年老店数量约1.2万家(日本经济大学数据)。如果经营历史以300年计,日本老店的数量占全球53%,德国其次,占19%,其余没有一个国家超过5%,美国和中国都是1%。

这里有必要澄清下日本长寿企业的概念。它指的是创立至今一直持续经营的企业。名号再老,只要历史上出现过经营中断的情况,就被排除在榜单之外。

按这个标准,中国老字号的数量微乎其微,而日本长寿企业的数据相当扎眼。

日本有千年企业21家,500年企业147家,300年企业近2000家,百年企业的数量占企业总数1%。全球最古老10家企业,日本占9家。最古老的金刚组,一家木结构建筑商(房企),成立于578年,相当于中国的南北朝,距今1444年。

据统计,日本企业的平均寿命为52年,为全球之冠,美国约24年,欧洲企业为12.5年。

以跨国公司为例。历史上看,全球跨国企业的寿命在40年左右,但有逐步下降的趋势。1970年上榜的《财富》美国500强企业,到1983年已经有1/3倒闭。BCG的数据显示,现在每年有大约10%的上市公司倒闭,比1965年增加了40%。

这是非常有意思的现象:全世界企业的寿命都在缩短,而日本公司却显得非常“抗衰老”。这是为什么?日本为什么有那么多的长寿公司?

这个课题,全世界已经有不少研究,找到了一些长寿企业的共性,也发现了一些日本企业独特的长寿基因。

共性方面

1.注重长远,不求快速成长

全世界很多行业最古老的企业都是日本商号

日本人普遍把百年老店当作经营目标,传承三代比上榜500强更重要。

这一点和硅谷现代创业理念差别很大。在硅谷创始人眼里,创业是为了实现梦想,而梦想就要轰轰烈烈。而企业有自己的生命周期,持续经营通常不是创始人的首先目标。

基于事业传承为先,日本企业建立了自己独特的经营理念。比如“等身高经营”,即发展不能超越自己的能力和资源。他们甚至认为,企业成长和扩张越快,生命越短。比如,企业上市之后,迫于压力会动作变形,会追求不切实际的成长速度,因而失控。因此,保持规模适度,以及家族控制能更适合持续发展。

值得一提的是,中国人普遍认为日企长寿的一个原因是有工匠精神,意思是专注细分领域和核心能力,对产品质量精益求精。

这个观察是准确的,但这个特质并非日本长寿企业独有,很多欧美老店也都有各自的独门绝技。之所以有这个印象,可能是因为相当一段时期中国处于短缺时代,粗制滥造也能生存,和日本成熟社会对质量的要求反差比较大。

2.凝聚力

日本企业追求与所有的利益相关方长期合作。

比如,在企业内部,经常能看到祖孙三代长期一起工作,但对外部员工也视同家人。企业不轻易裁员、劳动纠纷也很少,员工的忠诚度和成就感普遍较高。同时,对待合作伙伴,企业也寻求“共同富裕”,很少为难供应链。另外,对社区环境和残障人士的帮助都有一些制度化的保障。

这些方面,和日企打过交道的人应该都有体会。初始的谈判可能比较慢,但一旦开始合作,双方的关系就会比较稳定,合作期通常也比较长,很少节外生枝,店大欺客。

这些文化上的建设,属于软实力,它体现了企业具备营造组织氛围、提升战斗力的特殊能力,往往在企业应对环境变革的关键时刻能发挥作用。

3.风险管理

和全世界多数长寿企业一样,日本企业的风险控制较好,财务相对保守,很多企业都是零负债或是保留大量流动资金。这和现代财务管理的精神不太相符,但从长期发展角度看,也有优势。量力而行,放弃杠杆,投入靠自有资金,企业的财务基础就会比较稳固,非常时期就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。这一点,看看中国的房地产企业最近的窘境,就不难理解。

独有之处

1.地理位置

西方有研究认为,日本盛产百年老店,一个重要原因是日本是一个岛国,相对孤立。历史上看,日本除了在海外有过折腾,祸害了很多亚洲国家,但国内除了自然灾害,内乱并不多,商业环境较为稳定。